云南网:专家聚焦“昆明宣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大机遇

作者:瞿姝宁 张潇予 喻劲猛 孙琴霞   来源:    时间:2021-10-15   点击数:     【字体:

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重要成果,“昆明宣言”不仅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引航定向,更为“中国生物多样性宝库”的云南带来了重大机遇。10月14日上午,以“昆明宣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大机遇”为主题的媒体见面会举行。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杨生超,肯尼亚世界农用林业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许建初,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黄必志,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桂明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郭娜5位专家,从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山地保护与利用、生物种群和基因改良、食用菌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协同增效等领域,就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科学利用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省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生超

讲好“本草云南”故事 增强绿色发展后劲

天麻

“2020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898.06万亩,农业产值已近398亿元。”杨生超用“井喷式增长”来形容近年来云南中药材产业发展。

作为云南省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生超二十余年潜心研究云南道地、特色药用植物,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药用植物种质创新等方面取得不少科研成果。在他看来,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生物多样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大会通过“昆明宣言”,必将高位推动各方面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力度,为云南发展以中药材产业为代表的生物资源产业带来重大机遇。

“昆明宣言”提出,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利用遗传资源所产生的惠益得到公平和公正的分享,成为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

云南地形地貌多样、气候多样、生物多样,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蕴藏着重要资源7215种,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产业。“通过种质创新打造云南高品质中药材种植基地,讲好‘本草云南’故事,是保护和利用好云南宝贵生物资源,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杨生超说。

科研创新是药用植物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杨生超介绍,中药材栽培历史短,多为未经选育的天然群体,药材质量参差不齐。2010年以前,云南尚无经选育的中药材新品种,多为小农散户种植模式,产区建设落后。“加强科研攻关、掌握药物原理、提升药材品质,是我们推动‘云药’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他说。

建立最大的三七种质资源库,每年对种质材料进行鉴定和评价;选育滇七系列3个、苗乡系列4个、‘苗乡抗七1号’‘文院紫七1号’等新品种/良种9个,其中‘苗乡抗七1号’根腐病发病率下降62.9%,增产30%以上;首次实现重要药用单体灯盏乙素的全合成,为工业化生产灯盏乙素提供新途径;以高品质灯盏花新品种为基础,建立了首个药用植物品种制度,集成良种及无公害栽培技术,建立了红河灯盏花国家标准,打造红河灯盏花产区……聚焦产出安全、有效的中药材,杨生超及团队多年来在种质资源保育、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等方面不断加强研究和技术攻关,有力推动了“云药”产业化发展。

“我们要保护、利用好宝贵的生物资源,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长久保护好生态环境,增进人民福祉。”杨生超表示,希望通过以良种、栽培技术和地方特色食品标准等为支撑,以绿色产业带动更多群众致富。

肯尼亚世界农用林业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许建初

科技助力“山地未来” 惠益乡村美农民富

云南山地

“有山地的未来,才有人类的未来。”见面会现场,许建初的开场白掷地有声。

作为“山地未来”全球行动发起人,多年来,许建初始终致力于研究与构建“山地未来”,通俗地说,就是让光秃秃的干热河谷变成生态富民的花果山,让老百姓共享山地保护与利用成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面对现场“山地于人类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地位和价值”的疑问,许建初用一组组数据作出回应。他介绍,全球陆地表面的27%是山地,在湿润地区,山地提供了30%至60%的淡水,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提供了70%至95%的水资源;山地起源的20种物种提供了全球80%的粮食,全球一半人口靠山地资源而生存;山地分布着一半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85%的两栖动物。不仅如此,山地还是全球典型生态脆弱区,是全球变化生态学与气候研究的前沿。

在许建初看来,我国是山地大国,山地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地区,也是推进“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区域。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振兴,一定能够实现“高山远山森林山,中山近山花果山,河谷坝区芬芳村”的美丽中国梦。

科技驱动、生态富民,是许建初“山地未来”概念的核心,这与“昆明宣言”中“加强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的承诺高度契合。“我们这些年一直在通过种质资源、循环农业、组织机制的创新,帮助贫困地区和群众实现生态富民梦想,这应该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重要的体现。”许建初说。

2017年,在许建初的带领和努力下,首个国家重点计划“西南干旱河谷区生态综合治理及生态产业发展技术研发”项目在红河县迤萨镇启动。该项目针对红河干热河谷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与农林种植低效等问题,以精准扶贫为切入点,从物种选择着手,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两年多来,非洲猴面包树、澳洲指橙、美洲牛油果等进口果种逐步落地红河河谷,野生菌走出深山、走进现代化食用菌生产基地,荒山上种成了一片片芒果、余甘子经济林果,生态一天天变好,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许建初表示,希望在构建“山地未来”的实践中,为山地农民提供多元的科技产品,为城乡居民带去优质的消费产品,同时与公众共享共生共赢的社会价值观,在传承生态文化、优化自然资本过程中,重构科学创新体系与和谐共生关系。

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黄必志

利用好云南基因资源夯实农业新品种开发基础

云岭牛

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云南的生物物种资源都十分丰富。“云岭牛”的选育成功,就是科研工作者充分挖掘利用云南地方肉牛基因资源品种的生动实践。

“中国一共有52个肉牛地方资源品种,其中云南就有16个,占比超过30%。土生土长的云南小黄牛个体小、生长慢、产肉少,但是味道好,深受消费者欢迎。”黄必志介绍,为了改良基因上的劣势,1983年,云南从澳大利亚引进了莫累灰牛,希望通过其产肉性能好的基因,改良提高云南小黄牛的牛肉产量。在杂交培育的过程中,发现莫累灰牛抗病性差,又引进了印度婆罗门牛的抗病耐热基因,解决了病性差、死率高的问题。通过31年的杂交培育和定型,在农业农村部、科技部、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黄必志带领科研团队培育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4个肉牛新品种“云岭牛”,填补了我国在三元杂交肉牛选育领域的空白。

在肉牛消费市场上,云岭牛形成了一种既有云南黄牛风味,又有莫累灰牛的脂肪沉积,还有婆罗门抗病耐热的性能的肉牛新品种,成为了中国南方唯一一个可以生产高档雪花牛肉的品种。一头牛身上,A3级以上的高档牛肉比例达到70%以上。顶级A5级雪花牛肉每公斤售价可以高达3000元。

“可以说没有云南小黄牛基因资源品种的保护,就没有这个新品种的诞生。”黄必志说,在云南本地的肉牛基因资源品种中,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习惯,为它们的长期繁衍和保存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科研工作者不遗余力地挖掘和保护这些基因资源品种具有深远的意义,也许在当下不能发挥作用,但是当技术手段达到的时候,就能够实现对生物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2020年,云南科研工作者又在普洱江城发现和挖掘出一个新的地方资源品种——“狗牛”(江城小黄牛)。“以前这种小牛因为肉很少,很多人都不喜欢饲养,但是把这种基因挖掘出来,能为将来小型牛的研究提供基因样本。”

目前为止,云岭牛在我国南方推广的种牛达到了3万多头,改良了云南和周边省(市)50万头母牛群体,据相关机构评测,产生效益100多亿元。在普洱西盟等少数民族地区,云岭牛一共带动了3.6万户贫困户脱贫。黄必志认为,云岭牛新品种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产业带动作用,还需要确定养殖模式、养殖规模、产品走向,才能真正形成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产业。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桂明英

保护野生食用菌资源 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野生菌

一朵小小的野生菌,与树根、蚂蚁构成一个联系紧密的“小生态”,成为云南生物多样性生机勃勃的一个微观世界。

“野生菌自然生长慢,产量低,却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桂明英在《云南野生食用菌物种多样性保护重要进展与趋势》中介绍,“野生菌的地下菌丝会与共生树种根系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流与交换,提高树根对水分和矿物质的吸收,自身获取有机营养物的同时,促进树木生长。”

目前,云南野生食用菌资源约900种,占中国的90%,世界的36%。其中,珍贵野生食用菌有近70种,主要包括松茸类、牛肝菌类、红菇类、蚁巢伞类、干巴菌类、珊瑚菌类、鸡油菌类、块菌类和羊肚菌类等。

近年来,云南对野生食用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对野生食用菌资源的保护开展了系统科学的研究,在迪庆白马雪山、楚雄紫溪山等地建立了野生食用菌自然保育区,在云南高原菌物研究院、昆明植物所等科研单位建立菌物标本馆和种质资源库、活体组织库、有效成分库、基因库、信息库,采取留种间采、表土回填、划片轮采等方式进行保护与高效开发利用。

自2015年云南启动“云菌基因组研究计划”以来,目前已完成超过100种野生菌的基因测序,并建立野生菌基因组共享数据库。野生菌基因序列共享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有助于促进重要食用野生菌促繁技术提升,为食用菌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018年,云南发布90种野生菌的基因组数据,约占全世界当时已发布食用菌基因组数据的80%、真菌类基因组数据的20%。

截至2020年,“云菌基因组研究计划”共采集了近1000种食用菌样本,对100余种野生菌完成基因组测序,并建立了基因序列共享信息数据库,以期利用最新的基因组测序技术,解决食用菌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并进中遇到的科学问题。

在云南,120多个县市均有野生食用菌分布,广大山区农民、少数民族同胞成为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守护者、管理者、受益者。

“‘昆明宣言’的正式通过,将为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带来重大机遇,对野生食用菌的保护也是重大利好。”桂明英说,“宣言中提到,将保护物种和基因多样性,减少或消除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加强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云南的野生食用菌一方面与树共生,与土壤中的微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作为有机、生态、绿色的食品,野生食用菌营养佳、口感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产业价值,可助力云南生态环境保护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实现‘双赢’。”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郭娜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促进民生福祉协同增效

护林员

“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言,自然科学关注的是生物物种本身,而社会科学,则关注的是人、社会与政策。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作为嘉宾中唯一一位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郭娜分享了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民生福祉协同增效的经验。

郭娜一直致力于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研究。细读“昆明宣言”,她十分欣喜,其中“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作出了贡献”“认识到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的权利并确保他们充分有效参与”等内容,为她多年的研究提供了政策和路径的双重指引。

郭娜谈到,长期以来,国家在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同时,也限制了周边社区居民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削弱了当地的生产发展。如何处理和平衡好生态保护与民生福祉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正如宣言中提到的,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通过运用传统知识、创新和做法,以及对传统土地和领地上的生物多样性的管理,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作出了贡献。我们理应公平公正地与第一线的群众共享保护成果。”

云南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在郭娜看来,聘用生态护林员助力绿色“脱贫致富”、通过自然保护社区共管项目让群众在参与保护中受益和实施生态旅游收入反哺社区带动可持续发展,即是云南结合实际先行先试走出的3条成功路径。

“全省现有各种类型护林员、管护员20余万名,其中受聘用的生态护林员17.04万名,他们以山为家、以林为伴,在守护全省约65.04%国土面积的4.24亿亩森林安全的同时,每人每年能平均获取9000多元的收入。”郭娜介绍,2019年,全省依托各类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园区共接待游客73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5.7亿元,直接带动其他产业产值144.3亿元。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说,“要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郭娜认为,实现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等多面共赢,应将公平正义问题置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做到绿色资源取之于民、回报于民。她表示,将持续聚焦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民生福祉协同增效的理论与政策研究,为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共同富裕作出贡献。

新闻链接:https://m.yunnan.cn/system/2021/10/15/031712547.shtml

版权所有 ©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 2022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沣源路452号云南农业大学西校区国家工程中心

电话:0871-65229850,65229897  邮编:6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