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小镇走出特色效益农业之路

作者:佚名   来源:    时间:2016-05-16   点击数:     【字体:

位于重庆江津南部山区的嘉平镇,过去一直是个经济小镇、山区穷镇。

但近年来,该镇却将这种劣势变成了发展优势,至今已初步形成富硒产业“五万工程”,成为重庆江津第一富硒产业大镇。去年,该镇农业产值达到2.9亿元,增速达到11%。

从富硒资源看到发展希望

“从传统观念来看,嘉平并不适合发展农业。”在大垭村紫荆山山腰,嘉平镇党委书记施剑飞指着一片新种植的晚熟脆红李说,这些耕地土层薄,平整度差,跑水跑肥跑土,种植粮食作物的产量非常低。

而嘉平镇大多都是这样的坡耕地。该镇地形呈两山夹一河之势,紫荆山和猫山夹着笋溪河贯穿南北15公里,在全镇7个村中,有4个村位于山脚,两个村位于山顶,一个村位于山腰,海拔高度从200多米到1200多米不等,平均海拔达647米。

2013年是嘉平发展的转折点。当年底,中科院地化所公布对重庆江津区富硒资源的普查结果:重庆江津九成以上土地达到中硒以上水平,嘉平镇更是全区富硒含量最高的地区之一。

贫瘠的土地但却富含硒微量元素,这让嘉平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看到了发展希望。他们认为,嘉平地处山区,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地形多样,又无工业污染,恰恰是发展优质富硒农产品的理想之地。

2014年,该镇根据当地的富硒土壤分布情况和立体气候特征,作出了富硒产业规划,迅速推进富硒产业基地建设。

“五万工程”初长成

从大垭村紫荆山往下望去,山腰种满了晚熟脆红李、车厘子、南方早熟梨等各种小水果,仿佛一座“花果山”。

“这些都是荒芜多年的低产地!”重庆凯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熠涛说,去年,当他了解到嘉平镇发展富硒农业的信息后,就来流转土地,一下流转了800亩。今年又在月沱村流转了2000亩荒地。

从2014年至今,总共已有12家龙头企业前往嘉平镇投资建设富硒农业产业基地。与此同时,嘉平镇政府还在本地扶持培育了2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1个家庭农场、32户养殖大户。在他们的带动下,全镇现已初步形成富硒产业“五万工程”。

一是万亩富硒茶。该产业以重庆欧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两年多前,该公司一举流转猫山近万亩老茶山,并建立现代化茶叶加工基地,将过去的“堆堆货”变成品牌货,平均售价由过去的每斤200元提到现在的1000多元。目前,该镇光有机茶园面积就达8000余亩。

二是万亩富硒瓜。该产业也布局在猫山一带,去年的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规模,且统一使用“猫山”商标。

三是万亩富硒小水果。目前,该镇已发展大枣3000亩,晚熟柑橘4000亩,建成标准化柑橘园1000亩,栽种脆红李、樱桃等果树10000余亩,一到春季,满山花海。

四是两万亩富硒花椒。该产业主要集中在紫荆山顶的紫荆村,是四面山花椒公司的“创汇绿色花椒基地”,其产品已出口到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该基地的种植面积达2万亩,去年实现产值超亿元。

五是万人生态养殖。去年,该镇共出栏生猪近3万头、山羊1万余只、家禽37万只、水产400余吨,形成了“家家户户齐发展,万人投身养殖业”的局面。

已被纳入大四面山旅游圈

“特色效益农业的快速发展,又为我们争取到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嘉平镇镇长向军告诉记者,前不久,重庆江津区委、区政府通过了《大四面山旅游圈规划》,嘉平镇竟意外地被列入其中。

向军说,嘉平镇虽与四面山景区山水相连,自身环境也很优美,但因连接四面山景区的交通不畅,四面山的旅游产业并未对嘉平产生多大的带动作用。此次能被纳入大四面山旅游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嘉平拥有颇具规模的富硒产业基地。

根据该规划,大四面山旅游圈分休闲度假区、观光游览区、文化体验区、乡村旅游区等四个功能区,涵盖四面山镇、四屏镇、中山镇、蔡家镇、嘉平镇等五个镇。其中,嘉平镇被定位为重要的乡村旅游区,拥有万亩茶园的猫山被列为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景点。

目前,重庆江津已成立大四面山旅游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推进大四面山旅游圈开发建设工作。

向军认为,大四面山旅游圈的建设,不仅可大幅改善嘉平镇的交通设施条件,也为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将吸引更多客商前往嘉平发展富硒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进一步推动该镇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

版权所有 ©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 2022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沣源路452号云南农业大学西校区国家工程中心

电话:0871-65229850,65229897  邮编:6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