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有机三七成熟采收 科技创新让资源变财源

作者:李莉、潘伟荣   来源:    时间:2019-10-11   点击数:     【字体:

本站消息 “竞拍物为林下有机三七扶贫试验示范基地三年生鲜品。鲜品以500元/市斤起价,竞买人举牌应价,加价幅度不低于50元。”竞拍主持人刚刚介绍完,现场参加竞拍的爱心企业和个人已经跃跃欲试了。

2019年10月9日,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大塘子村茂密的思茅松林里,一场热闹的竞拍会打破了山林平时的宁静。这场竞卖会是由朱有勇院士领衔的中国工程院澜沧科技扶贫团队发起的公益性活动,旨在推进澜沧精准扶贫工作,帮助拉祜老乡增收致富。

10月的澜沧气候依然炎热,但在数十米高的思茅松遮蔽下,山林间空气湿润、凉爽宜人。前来参加2019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技能培训林下三七班的农民学员正在上开学第一课——采收三七。“知道为什么叫三七吗?因为有七片叶三根茎,种植时要‘三成光,七成阴’。”“三七全身都是宝,采收时要从周边挖起,要保持叶子和须根完整,叶子和须根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朱书生教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学员们很快掌握技巧,完整挖出一颗颗带着泥土芬芳的新鲜三七。这些三七很快被送到竞拍现场,成为竞拍品。

一筐筐叶片鲜绿、根系繁茂、主根饱满的新鲜三七,立刻受到参与竞拍的爱心企业和个人的青睐。竞拍一开始,竞拍者踊跃举牌,价格很快突破800元。大家都十分看好“不使用一滴化学农药、不使用一颗化学肥料”,品质高、药效足的林下有机三七。老乡们笑了,热情地鼓掌,感谢各界对澜沧的帮扶。经过激烈的竞拍,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最终以1050元/500g(鲜重)相当于8400元/kg(干重)成功竞得首批两亩林下三七,价格远超普通三七市场均价。

澜沧林下三七项目依托中国工程院朱有勇院士团队科技成果。2015年,澜沧县成为中国工程院挂钩扶贫县。朱有勇院士经过深入调研,发现当地森林覆盖率达到63.44%,林下气温适宜、土壤腐殖质丰富,林下经济大有文章可做。2016年,朱有勇院士团队在澜沧县竹塘乡东主村开展了思茅松林下有机三七试验示范种植。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农户通过出租林地、参与种植,每户当年平均收入达20000余元,实现当年脱贫的目标。2017年,朱有勇院士团队在澜沧县扩大试验规模,开展思茅松林下有机三七试验示范种植1025亩;2018年推广种植6280亩。2019年计划实施1万亩。林下有机三七已成为澜沧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

“药材好,药才好”。中药材质量决定了中医的疗效。朱有勇院士团队致力于研发遵循药材生长发育自身规律,让药材种植回归山野林中。林下种植不仅可以解决三七连作障碍导致的土地匮乏的问题,而且通过“两不准”(不准施用一粒化肥,不准使用一滴农药)品质控制标准,实现在林下自然环境中,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思茅松林下三七,为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同时,根据物种多样性相克相生原理,朱有勇院士团队还创建起三七、重楼、黄精等中药材林下有机种植关键技术体系,通过轮作机制,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做强做大林下重要产业,打造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产业示范,让资源优势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竹塘乡思茅松树林下,林下三七长势喜人,有的已经长到50多厘米,明年、后年还将陆续采收。第一波采收林下三七后的地里,已经种上了重楼、黄精。截至目前,澜沧县已带动思茅松林下三七种植农户749户,2544人通过就地务工实现了脱贫,其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39户,1165人。老乡开玩笑地说,思茅松下真是遍地“黄金”了。林下有机中药材产业发展新模式真正为边疆民族地区探索出一条依托科技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

版权所有 ©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 2022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沣源路452号云南农业大学西校区国家工程中心

电话:0871-65229850,65229897  邮编:650201